给猫猫打完疫苗过敏谁负责?
宠物医院的医生负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疫苗本身并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猫咪出现过敏症状的是疫苗中的辅料成分,而由于这些辅料的致敏性低、含量微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发明显的过敏。 只有在猫咪处于免疫应激状态时(比如换粮、更换环境或者驱虫等),身体免疫力下降,才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其次,并非注射完疫苗后就会马上发病,通常会有2~3周的潜伏期,在此期间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以认为注射疫苗成功,对于即将进行的疫苗接种不必过于担忧。当然,对于已经确定注射过疫苗的猫咪再次出现过敏的症状,则意味着接种失败,需要重新接种。 但是,如果猫咪在接种完疫苗后48小时内出现了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则应该立即送医抢救,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肾上腺素对猫咪进行脱敏治疗。
总之,为了避免猫咪发生过敏反应,建议在接种疫苗前好好安抚猫咪的情绪,尽量防止猫咪在注射期间和注射后短期内乱窜、挠人咬人等,以减少意外的发生;另外,如果在注射疫苗后出现轻微的反应,比如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症状,一般经适当照顾,1~2日内即可恢复。
通常来讲,在国内,宠物疫苗分为三类:第一类,国务院农业农村部门规定监测的动物疫病病种,简称:一类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第二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决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简称:二类病。第三类,其他疫病,由动物主人自行决定是否实施免疫。在上述三类中,目前猫咪主要接种:第一类的猫瘟、第二类猫鼻支。其他如狂犬病、杯状病毒感染等,由宠物主人自行选择是否接种。
就上述两类强制免疫疫苗来讲,按照国务院《动物防疫法》规定,宠物主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宠物犬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宠物主人应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对宠物接种疫苗。经宠物医院接种疫苗而发生接种反应,造成宠物疾病甚至死亡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部分、侵权部分的规定进行处理。
就赔偿而言,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清洗消毒义务人应当对其清洗消毒;在饲养动物医院进行诊疗活动的,相关清洗消毒义务由该动物医院承担。就上述规定理解,在宠物医院进行诊疗活动的,宠物医院承担诊疗义务和安全义务。如果宠物医院在诊疗过程中造成宠物疾病或者死亡,宠物主人可以按照《民法典》侵权责任部分规定,要求宠物医院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