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身上怎么会有跳蚤?
一般狗狗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虱子、蜱,以及比较让人头疼的跳蚤。 跳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蚤目成员,形状类似苍蝇但稍小,有翅膀可以飞。其一生共4个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只有成虫期能飞到外周活动并叮咬吸血,其他阶段多在地下活动或附着在物体上。 据研究,大多数的宠物狗对跳蚤都有一定的耐受性,不处理也能保持一定数量的免疫抗体,但不处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而有些品种的狗由于先天免疫缺陷,无法产生这种耐受性,需要特别小心照顾。 那么,为什么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奶狗会有跳蚤呢? 原因可能有二:
1.母体传播 因为跳蚤可以在雌虫体内发育为成虫,并通过受精卵传递给后代,所以刚出生的奶狗可能来自携带有大量跳蚤的母犬,或是来自刚被跳蚤感染的母犬。 但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幼犬即使被感染也不要紧,因为它们体内的抗体来源于母犬初乳,在出生后几周逐渐消退,这时候如果环境整洁卫生,及时做好驱虫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再次感染以及早期发病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通常来讲哺乳动物的幼崽通过吃奶获取营养和免疫抗体,但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则不同,它们的幼崽通过吸收母乳中的水分来获得生命初始需要的营养,并在3~5天内从母乳中获取所有的免疫蛋白。老鼠的幼崽不仅非常容易感染母亲的寄生虫,而且一旦感染后所积累的虫体数量也远比其它哺乳动物要多,达到每克体重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虫体。 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分子,尽管不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适宜宿主,但仍然有可能因此而导致感染。 所以在照顾新生的宝宝时应格外注意环境卫生,避免让宝宝直接舔舐妈妈的头发(特别是长发的妈妈)、乳房等处,以免感染。
2.外界传入 虽然猫咪是原生伴侣动物,但在我国广泛存在的是人工繁育的杂交品种,它们的祖先可能是猫也可能是有野外的流浪基因,因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再加上它们天生就具有捕猎本能,喜欢追逐昆虫,有时甚至会自己啃咬脚趾间的倒刺,从而自伤诱导昆虫爬出,自己捕获食源。 于是,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让猫咪把带虫的爬虫物带给家中小朋友,导致孩子遭遇虫体叮咬。 而对于小狗来说,它们可能会因为贪玩而吞食虫子,或者舔舐爪子间倒刺进而自伤诱发,也有可能是主人没有注意清洗玩具、零食包装袋以及其他日常用品造成污染,使幼犬间接摄入含有绦虫、蛔目异尖科、蛔目的消化器官,从而导致感染。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情况,还有少数狗狗是在出生数周后偶见有跳蚤,这是否与母犬哺乳期间接触不当有关尚未可知。
不管怎么样,为了防止狗狗感染寄生虫,我们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到: 不喂食生食,生肉有可能带有未杀灭的寄生虫;不给狗狗喂骨头,尤其是鸡鸭的鱼骨,容易刺伤消化道;不让狗狗随地大小便,及时清理尿液粪便,并勤洗勤晒床上用品;定期给狗狗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使用一次性塑料手套给狗狗检查耳朵、清理眼屎和鼻孔分泌物,并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眼睛周围及耳道;每个月给狗狗梳毛一次,随时观察异常情况(如呕吐腹泻、精神差、食欲不佳等)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