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上没虫要驱虫吗?
先说结论,需要!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猫咪需要定期杀虫,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猫咪属于啮齿类动物,易感染寄生虫。 而大多数的宠物商家或者养宠人士给猫咪进行驱虫一般只限于体外,使用的药物也是常见的驱虫剂(如阿苯达唑、噻嘧啶等)预防体内外寄生虫感染。但是这些药物的杀灭效果究竟有多强呢,目前尚无定论。而且这些药物的毒性反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笔者建议如果主人想彻底解决猫咪的寄生虫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内驱+外驱。 首先,我们说一下体内驱虫。常用的体内驱虫药有阿苯达唑,此药对蛔目、绦目等寄生虫的杀灭效果较好;还有甲硝哒唑,它主要适用于蛔目的寄生虫感染,如对蛔目寄生虫引起的肠道炎症、腹泻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但服用上述药品要注意,孕妇禁用阿苯达唑,3个月以下宝宝也禁用该药!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外驱。常用外驱药包括苯硫咪唑(赛克虫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这类药物对疥螨、蜱目、蛔目的寄生虫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应尽量避免被用药动物舔舐或抓挠。
而使用外驱药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春季(即3~4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各一次,在夏季也可以视情况增加一次。至于用量根据体重及年龄确定即可。 最后,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体内还是外驱的药都不能长时间使用,一般是连续使用3~4周左右就要停用一周,让药品充分代谢,否则容易形成耐药性。
第一,如果定期给猫咪吃驱虫药就没必要去做寄生虫检查。
做寄生虫检查主要是为了确认猫体内是否感染寄生虫,感染了什么种类的寄生虫和寄生虫感染程度,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杀灭猫体内的寄生虫。如果从出生开始就定期给猫咪服用驱虫药,那么说明猫咪一直在持续的进行着寄生虫的预防和控制,就没有必要去做这项检查了。
第二,猫体内寄生虫的危害。
对于幼龄猫来说,寄生虫感染会导致体内的营养被寄生虫大量消耗而影响到幼龄猫的生长发育,严重感染的会让幼龄猫出现拉稀便和腹胀的情况。
对于成年猫来说,感染寄生虫的机率较低,主要是环境中有寄生虫卵和幼虫存在时才会出现感染的现象。通常成年猫感染寄生虫症状较轻,部分猫会表现为长期拉软粪,或者断断续续拉稀粪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长时间拉稀粪会导致脱水和自体中毒,还容易转传染给其它的猫。
第三,预防猫体内寄生虫的注意事项。
猫体内寄生虫主要是以肠道内感染为主,驱虫药主要有滴在皮肤上的药、注射的药和口服的药。一般建议以口服的驱虫药为主,既经济又有效。从猫咪出生60天后开始,要每个月给猫咪喂服一次驱虫药。驱虫药最好选择广谱的驱虫药,能同时驱杀多种线虫和绦虫。
总结,对以室内饲养为主的猫咪,如果没有拉稀便和肚腹异常肥大的情况,只需每隔一个月喂服一次的广谱体内寄生虫药,这样能有效的预防猫体内寄生虫。如果猫咪出现以上的异常情况,最好是先做寄生虫检查确诊,然后选择合适的寄生虫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