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如何得克糖尿病?
我们团队最近在研究胰腺损伤和糖尿病的病因学,所以对此有一些了解。 首先,要纠正你对“糖尿病”这个疾病的认识——狗的糖尿病,和人一样,并不是一种病理分型(病名)。从疾病分类上,它只是体内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的临床症群。引起这一症群的病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免疫介导这三类最为常见。 对于犬来说,基因遗传导致的糖尿病(幼年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类型通常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多表现为胰岛素相对不足,故又称为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其症状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检查可见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时胰岛细胞抗体可呈阳性反应。但此型糖尿病易被忽略,因常发生在幼龄犬或老龄犬,而且临床症状不太明显。 免疫介导的糖尿病也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年犬多见。其症状同胰岛素相对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表现,如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区别此型动物和胰岛素缺乏性糖尿病的主要在于胰腺炎症状的存在,并且随着病程的发展,后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另外,免疫介导型糖尿病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并不一定很高,但胰岛素分泌抑制物—胰高血糖素含量则明显高于正常值。血糖水平与饮食摄入量成正比,减少食物摄入量可使血糖迅速下降。
除了上述两类常见的糖尿病外,还有一类由胰胆功能障碍引发的糖尿病,此类较少见。 导致以上三种类型的糖尿病的病因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各异。但对于你提到的狗狗“得了糖尿病以后,突然自己好了……”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上述前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发病期间,由于狗狗自身抵抗力增强(通常是免疫系统清除入侵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和激素调节了内分泌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这时,糖尿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是有时限的,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糖尿病仍然不能治愈,则需要借助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而你所说的“自愈”,可能正是指这短暂而有意义的“好转”。
二是患了某些寄生虫病的犬,会出现代谢紊乱,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呕吐拉稀等。此时,如果主人不重视这些非特异症状(这些虫卵一旦进入消化道,就会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中,引发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幼虫还会侵扰末梢神经,造成对食欲和消化功能的抑制),任其发展,则有可能继发糖尿病。这类“糖尿病”属于功能性病变,当寄生虫病得到治疗时,血糖水平会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