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得犬瘟病还能治疗么?
我们都知道,细小病毒对狗狗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死亡率在90%以上,是狗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但是,还有另一种和细小病毒同样严重的传染病,那就是犬瘟热。很多人可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因为犬瘟热并不是一个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低。但是,它和细小病毒一样,同样是典型的肠炎症状,也是针对厌食、呕吐、腹泻和热感。
得了犬瘟热还能治好吗?
正如上面所说,因为发病率非常低,所以饲养者对犬瘟热并不是很了解,如果不是专门从事犬类的医生,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过这种病。很多医生也不是很了解犬瘟热,当病人来了,做了检查后,发现得了犬瘟热,大多数医生的反映都是不太积极,有种爱莫能助的感觉。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对这种病都没有十足的经验。既然大家都不了解,那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犬瘟热的症状和预防。
犬瘟热的症状:
1、潜伏期:两周以内。
2、初期:病的初期狗的形状症并不明显,主要表现精神不振,爱吃,但不勤便,有时候会有呕吐症状,少数狗有腹泻症状。不过,一般精神和食欲不振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3、急性期:病到急性阶段,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舍废食,眼结膜潮红,然后转变为湿润白色,鼻境湿热,口水增多,舌缘呈白色,唾液稠厚,开始体温略高,迅速升至39.5-40.5℃之间,一般持续2-3天,然后降至正常,部分狗体温时高时低。病的这种急性期表现,几乎和普通肠炎的症状完全一样,也是拉稀,不过症状会比普通肠炎更严重。具体表现为粪便很稀,然后有恶臭,有时粪便混有黏稠血液,或者是含有血丝。呕吐一开始是隔日一次,然后变得日呕一次,频繁呕吐。
患狗在疾病的急性期,病征比较典型,比较容易诊断,不过,临床上并不是很多见。但是它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在临床上却常见。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这两个时期的症状,和急性期不一样。典型的急性期症状是,体温升高,鼻液潮湿,粪便恶臭,眼分泌物多且呈粘稠湿状。患狗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有时抽风),呼吸困难,脉快,汗多。慢性期,症状比亚急性期更加严重,也有一部分病狗逐渐好转。无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都有鼻垫发热,脚垫干燥的现象。除上述症状外,犬瘟热的临床常见症状还有关节肿,全身梳洗困难,呕吐频繁,一旦吃下食物。就会立刻呕吐出来。病到后期,常因脱水及毒血症而造成神经症状,这是很惊人的。常见的神经症状有,鼻唇沟消失,舌缘微有白斑,流唾液过多,若接触陌生环境,则症状加剧。也有的时候,病狗突然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情况,慢性情况可能持续半年乃至几年,但是,大多数病狗最后必将死亡,病程越长,死亡率越低。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预防犬瘟热方法:
1、坚持自繁自养,杜绝疫病传染源:为防止病菌侵入,对于外来的狗,要尽量掌握其健康状况,特别是来自疫区、来自其他有犬瘟热症状狗的饲养者和接触者,更要严格检查,发现异常,坚决不允许饲养。对饲养场内,也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犬瘟热病菌,应尽快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2、加强狗群的管理:多饲养在室内的水泥地板上,少放室外露天饲养,防止过劳,加强健身,增强狗的抵抗力,必要时可在犬窝附近设立防疫消毒站,对犬活动、休息、出入的门等进行消毒。
3、注射疫苗:对于幼犬,应严密接种犬瘟热疫苗,如果犬群已患上犬瘟热,接种了疫苗也能受,但不能防止传播。在疫病流行期间,不要接种疫苗。
预防犬瘟热,除了要预防病犬,还要预防垂死的病犬和与之接触过的犬。因为即使病犬或垂死神犬不带病菌,但其排泄物、分泌物和外界接触,也可能会成为病菌的携带者,因而也有可能感染发病。如果从疫区,带回来了病犬和垂死的病犬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而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接触了这样的犬,就可能染上犬瘟热病毒。在疫区,即使没有任何症状,被受感染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即使没有染上病毒,也会因受到强烈的惊吓,精神过度紧张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