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如何稳定水质?
想要稳定水质,首先要了解水质的变化规律,鱼缸水质变化一般有四个阶段,分别为旧水阶段、新水阶段、稳定阶段、老化阶段。
旧水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绿水”,一般新打的鱼缸注水过后,由于水中缺乏氮循环所需的硝化细菌,水质比较浑浊,呈绿黄色,这段时间一般为3-7天。
新水阶段,水质有所好转,开始变得清澈,可以为鱼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但此时由于硝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水质不稳定,容易再次变成老绿水,所以在这个阶段注水后最好使用硝化细菌原液或藻光素。
稳定阶段,一般在注水后10天到两周左右的时间,此时的水质会变得清澈透明,各种硝化细菌均已开始正常工作,此时可以开始养鱼。
老化阶段,一般指鱼缸使用半年、水质、水体开始发黄发绿,这个阶段水质已经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想要“返老还童”,就要做一次大清洗,清洗滤材、底沙、过滤槽等,同时添加益生菌,补充强壮的硝化细菌,帮助控制水质。
了解了水质的变化规律,接下来就要掌握控制水质的方法。
控制好投喂量,投喂量过多过杂容易导致水质恶化,还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投喂的食物最好以鱼粮为主,其他食物为辅。鱼粮营养齐全,能充分满足鱼体营养所需。
同时保证鱼缸的清洁,定期倒掉食渣,冲洗过滤棉,添加藻光素,帮助稳定水质,为鱼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