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描述热带鱼条纹?
要了解什么是“热带鱼”,必须先了解一下“温度”这个概念在鱼类学中的意义。 绝大多数鱼的适宜生存温度范围为2℃以上、30℃以下;在此范围之外,无论是过冷还是过热,都会导致许多鱼死亡或者不育(无法生长繁殖)。由于人类的生活习俗,使得我们接触的自然界鱼类通常生活在15℃左右的水中。当我们看到水族箱或鱼缸中的鱼发热或冻僵时,会认为它们生病了,其实只是环境温度异常造成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的鱼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像青鳉就可以在0℃以下的水中存活下来。
随着电子测温设备的普及,人们发现地球上存在着一个奇特的现象——高温带。在地球上大部分陆地和海洋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高于28℃。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这块区域却广泛分布着各种不同的鱼类,而且大多数为冷血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鱼几乎都在白天活动,而在夜晚则潜藏在河底的沙子或其他隐蔽地方。
基于上述原因,科学家将“热带地区”与“高温带”区别开来,前者被定义为“无低温期出现的地区”,后者被定义为“无寒流经过的地区”。据此定义,世界上90%以上的陆地表面都属于热带地区,而海洋表面则几乎全部都是热带,因为寒流难以进入海洋。严格说来,地球上除了南极大陆和北极大陆,其他大陆都没有真正的冬季,所谓的“温度”也只是“温差变化”的意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温度这一物理量的感知不再局限于肉眼所见的明火热水,而是拓展到了更微观的领域,比如质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ROCT)能够探测生物体内细胞分子运动的温度。如果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鱼类研究,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清晰的“热通道”——从地球表层向内部的升温路线。不过,这条“热通道”并非连续不断的,而是在一定空间内有节律地波动,犹如河流中的波纹一样。
至于你说的“红条”,我想应该就是“热通道”。 以上是我的见解,不对之处,欢迎指正!